西藏政府网 | 山南市人民政府

山南市

首页>政务公开>单位简介

山南市商务局简介

发布于:2020-05-15 10:45:36来源:山南市商务局

山南市商务局前身为山南地区商业局,1997年,山南地区商业局更名为山南地区贸易局,正县级建制,办公场地在贡布路30号。内设办公室、政工人事科、计财科(对内称科,对外称地区盐务局)、烟草专卖局、外经科(对外经济贸易合作局)、医药管理局、物资局、供销合作社科8个科室,共有编制24人,下设地区医药公司、地区外贸公司、地区物资经销公司、地区商贸总公司4家科级法人企业。

1991年,在地区医药公司内挂山南地区医药管理局牌子,医药管理局与医药公司合署办公,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员,属地区商业局二级单位,负责执行国家及自治区药品法的有关规定,对地区药品市场进行规范管理,配合地区卫生部门对医药、门诊、药品市场进行质量监督检查,并根据药品法规定,对药品批发、零售、收购等环节和部门实行持证经营,同时对地区医药公司行使行政管理职能。

1996年7月份,根据《西藏自治区党委关于印发<西藏自治区机构改革方案>的通知》(藏党发[1995]18)和山南地区机构改革工作会议精神,根据贸易局的职责,本着“精简、统一、效能”和加强宏观调控的原则,山南地区商贸局内设六个职能科室。

1996年8月,将地区物质局、地区物质综合公司划归地区商业局直接管理,下设业务科、财务科、仓库、门市部4个科室,实行股级建制,共有职工30人。1997年,地区物资局从地区计划经济委员会(简称计委)划出归地区贸易局管理,管理范围从生活资料扩展到生产资料。

1997年,山南地区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对内称科,对外称局)挂牌成立,与地区贸易局合署办公,两块牌子,一套人员,编制2人,负责对局属外贸公司行使行政管理职能。同年,地区盐务局成立,挂靠地区贸易局计财科,属地区贸易局二级单位,编制4人,负责全地区加碘盐专营及市场宣传、管理碘盐的购销调存工作。对各县盐务局及局属盐业公司行使行政管理职能。

截止2000年,人员编制和领导职数情况:山南地区贸易局机关行政编制45人。其中领导职数:县级领导职数5人(不含援藏县级领导职数),区级领导职数18人(不含援藏区级领导职数)。

于2004年9月在原地区外经贸局的基础上组建。2009年机构改革后,全局下设10个科室(办公室、市场秩序科、商务行政执法支队、市场建设和营运科、商贸服务管理科、对外贸易和边境贸易管理科、外国投资管理和经济合作科、山南地区盐务管理局、国际交流和商务信息中心、山南地区供销合作社),核定编制28名,实有在编人员35名,全局现有县处级党员干部5名(不含1名援藏干部),机构建制相对健全。全地区12个县,均在此次机构改革后成立了商务局,人员编制平均为4名。

2016年,山南地区撤地设市后,山南地区商务局于6月份更名为山南市商务局。根据《山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山南市商务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山政办发〔2016〕112号),局内设6个行政机构及1个参公科室(办公室、市场秩序科、市场体系建设和运行科、商贸服务管理科、对外贸易和边境贸易管理科、外国投资管理和经济合作科、供销合作社),局所属事业单位1个(国际交流和商务信息中心)。核定编制24名,实有在编人员31名,现有县处级党员干部5名。

2019年,机构改革后,根据《中共山南市委员会办公室山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山南市商务局只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山委办〔2019〕70号),局内设5个行政机构及1个参公科室(办公室、市场体系建设和运行科、商贸服务管理科、对外贸易和边境贸易管理科、外国投资管理和经济合作科、供销合作社),人员编制为15名,部门领导职数4名,科级领导职数8名;局所属事业单位1个(国际交流和商务信息中心),人员编制3名。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